產(chǎn)品列表
—— PROUCTS LIST
實驗室純水儀工作原理與適用領域
點擊次數(shù):4 更新時間:2025-09-19
在化學分析、生命科學實驗及電子器件制造等領域,水的純度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可靠性(如痕量元素檢測的準確性)與產(chǎn)品的良率(如半導體芯片的良品率)。實驗室純水儀作為制備高純度水(電阻率>18.2MΩ·cm,接近理論純水極限)的核心設備,通過多級凈化技術,將自來水轉化為滿足不同實驗需求的純水/超純水,其工作原理與適用場景體現(xiàn)了科學與需求的精準匹配。
一、工作原理:
實驗室純水儀的核心是將自來水(含有懸浮物、有機物、離子及微生物)逐步去除雜質,最終獲得高純度水。其流程通常分為四級:
•預處理(一級凈化):自來水首先通過PP棉濾芯(孔徑5μm)去除大顆粒雜質(如泥沙、鐵銹),接著經(jīng)過活性炭濾芯(吸附余氯、有機物及異味),降低水的濁度(<1NTU)與有機物含量(TOC<5mg/L)。此階段主要保護后續(xù)精密濾芯(如反滲透膜),延長其使用壽命。
•反滲透(二級凈化):預處理后的水進入反滲透膜組件(RO膜,孔徑0.1-0.001μm),在高壓泵(壓力0.8-1.5MPa)作用下,水分子強行通過半透膜,而大部分離子(如Na?、Ca²?)、有機物(分子量>200Da)及微生物(細菌、病毒)被截留(截留率>98%)。反滲透產(chǎn)水(RO水)的電阻率通常為0.05-0.1MΩ·cm(電導率10-20μS/cm),可滿足普通玻璃器皿清洗、緩沖液配制的需求。
•離子交換(三級凈化,制備純水):RO水進一步通過混合離子交換樹脂柱(陽離子樹脂去除陽離子如K?、Mg²?,陰離子樹脂去除陰離子如Cl?、SO?²?),將水中殘余離子濃度降到較低(電阻率提升至1-10MΩ·cm),得到純水(Ⅲ級水)。此階段適用于常規(guī)實驗室分析(如pH測量、一般化學滴定)。
•終端精制(四級凈化,制備超純水):對于更高要求的實驗(如HPLC高效液相色譜、ICP-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),純水需通過終端精制模塊——包括UV紫外燈(波長185nm分解有機物,254nm殺菌)與超濾膜(孔徑0.01μm,去除熱原、核酸酶等生物污染物)或EDI連續(xù)電除鹽技術(通過電場作用進一步去除微量離子)。最終產(chǎn)水電阻率>18.2MΩ·cm(TOC<5ppb,細菌<0.1CFU/mL),滿足痕量分析、分子生物學實驗的需求。
二、適用領域:
•化學與材料科學:在無機元素分析(如原子吸收光譜法測重金屬)、有機合成(如催化劑制備)中,純水儀提供的Ⅱ級水(電阻率>1MΩ·cm)可避免離子干擾(如Ca²?影響絡合反應);超純水(Ⅰ級水)則用于痕量金屬檢測(如ICP-MS測ppb級鉛、鎘),確保檢測結果不受水中雜質影響。
•生命科學:分子生物學實驗(如PCR擴增DNA、RNA提取)對水的純度要求高——水中核酸酶(降解DNA/RNA)、細菌(污染樣本)會導致實驗失敗。超純水(無核酸酶、無熱原)是制備緩沖液(如TE緩沖液)、細胞培養(yǎng)基的基礎;細胞培養(yǎng)實驗(如干細胞培養(yǎng))還需使用經(jīng)過0.22μm終端過濾的超純水,防止微生物污染。
•電子與半導體:芯片制造中的光刻工藝(如光刻膠涂覆)需使用超純水(電阻率>18.2MΩ·cm,顆粒物<0.1μm)清洗硅片表面,任何殘留離子或顆粒都會導致電路短路(如鈉離子引起金屬遷移);液晶顯示器(LCD)生產(chǎn)中的清洗環(huán)節(jié)同樣依賴超純水,保障顯示面板的透光率與色彩均勻性。
從預處理的粗濾到終端的精制,實驗室純水儀通過多級凈化技術,將“普通自來水”轉化為“實驗級高純水”,是科研與工業(yè)領域關鍵的“水質基石”,為每一次精準實驗與制造提供了純凈的起點。
上一篇:沒有了